•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新教育路上携手同行 ——丁霞新教育榜样教师叙事总结

浏览数量:440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5-30      来源:本站

丁霞,一级教师,中共党员,毕业于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13年来一直扎根在乡村,现为龙潭中学小学音乐教师,龙潭中心小学本部德育主任、大队辅导员。从新教育落地生根的那天起。让每一个孩子过上温暖、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就成了她追求的目标。她2013年底,开始学习新教育的相关理念,并试着将新教育理念逐步渗透到音乐教学实践中。几年来,她在新教育实验方面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开展活动取得了些许的成绩,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学习新教育理念。 

2013年底,学校开始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学习新教育实验十大行动当时她和其他同事一样,对这个新教育实验既陌生又好奇。学校利用每周一的业务学习时间进行讨论活动,结合学校校情、学情和各学科的教学特点,探讨在各学科开展新教育实验切入点。让她有了更进一步与新教育接触的机会。作为音乐学科教师我首当其冲开始了对新教育实验的探索。通过参观了海门新教育实验成果展示会和开放日活动,聆听新教育专家的讲座,借鉴兄弟学校的先进经验和做法,促进我校新教育实验的开展。

二、全面开展阅读活动,全力打造书香校园。 

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之一,就是通过建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师生的日常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作为学校的的德育主任和大队辅导员,为全校开展阅读活动以及校园、班级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的推进提供了便利 

1.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缔造完美教室 站在学校大门外,就可以看到我校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几个大字展现在我们报告厅外的墙上。除此之外,我们大力营造校园环境的书香氛围,我开展了书香班级、文明班级的评比活动,在学校各个楼层的墙壁上、教室和办公室里,书写悬挂名人名言等,力图通过对学校环境的设计,使学生的生活环境有着丝丝缕缕的书香气息。乡村孩子不比城市孩子,父母的认识不足和爷爷辈的不支持,导致孩子们存在购买图书困难的问题,在保证图书资源的情况下,丁老师通过开展活动一方面调动孩子读书的积极性,一方面多种渠道争取书籍配备,加大图书的添置,为了切实减轻家长购书的负担,学校开放学校图书室,以班级为单位去看书、借书、读书。学校还为每个教室购置了书架,添置了图书。丁老师想的是让孩子们一踏进校园的土地,就能被浓郁的书香氛围包裹,这是她的愿望,更是她付出努力的方向和持之以恒为之奋斗的目标。全力打造书香校园,缔造完美教室,这正是她为贯彻新教育实验理念而走出的稚嫩然而却坚定的一步。 

2.一班一品,打造完美教室朱永新教授告诉我们:作为新教育人,应当有守住每一间教室的良知,应当守住每个孩子的心灵,应当守住属于我们的每一个日子。为此,她组织班主任老师精心设计了各班的班级名片,其中包括班名、班徽、班训、班诗、班歌和班级誓词,这些内容,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她相信完美教室改变了师生每天的教育生活,改变了教师的行走方式,改变了学生的生存状态。只要坚持不懈,教室将是一座神奇的宫殿。 

3.灵活变通,做好晨诵 午读 暮省工作。为进一步加大建设书香校园的力度,校长室和德育部门和教学部门积极研发校本教材,引导学生把阅读活动深入开展下去。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以晨诵内容编写了系列校本教材。开学之初,每名学生人手一本,早上来校后,按照学校规定,各班由小助手领读,全班齐读的方式,共读一本书,同诵一篇文,形成全校师生齐声诵读的良好读书氛围。 

此外,她还经常组织学校开展读书节活动,有经典诵读比赛、读书报告会、学生随笔展示、汉字听写大赛、学生作文大赛、学生绘本展示、书签制作,落实经典内容背诵和学生的阅读、朗读情况,奖励先进,每周都会进行晨诵、午读、暮省的优胜班级评比。对全体学生的读书信念起到激励作用。

三、鼓励教师读写,促进专业成长。 

新教育实验的领导者朱永新教授在里说:‘师生共写随笔’,是我们正在全国推行的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之一,范文写作其重要目的,就是让教师与学生在写日记、随笔的过程中学会反思,学会坚韧,让他们不仅写得精彩,更要活得精彩,做得精彩。事实证明,一大批教师、学生就是在写日记的过程中成长了,成熟了。日记成为他们成长的动力,成为记录他们精彩的工具,也成为他们人生的最珍贵的财富。 

丁老师组织学校五年内的新教师和学生们一起读书、学习、交谈、写随笔、记日记,对记录师生共同读书学习生活的教育日志倾注了极大的热情。 

四、展师技,善钻研, 研发卓越课程。

除了上述成绩,丁老师在校本课程、特色社团的开发研究方面也是小有成就,通过多年的开发、实践与积累,参与负责开发特色社团4个。一个“鼓乐社团”并开发出适合本校的校本课程;二是传统戏曲扬剧社团,在这学习和排练中,不就的将来也要发展属于学校孩子自己的校本课程;“铜管乐团”也是丁老师和外面专业老师的指导和负责下顺利开设;“音乐儿童剧”也在筹划和开展当中。合唱团与舞蹈社团也是成绩显著,丁老师不管在学科教学还是,课程开发方面都走在教育工作中的最前沿。

五、先学后教,构筑理想课堂。 

新教育是追求理想的教育,丁老师倡导通过创设一种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将音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机结合起来,追求高效课堂与个性课堂。 

2016以来开设的公开课有:2016.6,栖霞区红枫杯赛课,二等奖:2016.1,区级公开课《杜鹃》;2016.12,南京市小班化公开课《郊游》;2018.3,区级公开课《水乡歌儿多》片段课;2018.7,栖霞区红枫杯赛课一等奖;2019.2,区级公开课《水乡歌儿多》教唱(同题异构);2019.6,南京市小班化公开课《杨柳青》2019栖霞区公开课《好月亮走得这样静悄悄》,2020栖霞区《竖笛教学中的小妙招》讲座

她还参加各类教学竞赛。2016年参加区红枫杯比赛“二等奖”;2018年红枫杯比赛获“一等奖”;2020年栖霞区红枫杯竞赛“一等奖”;2015年来参加街道赛课4次,两次获“一等奖”,两次获“二等奖”,课堂教学得到了领导同行的认可。

六、积极开展教育展示活动及比赛。

艺术方面比赛:参加2016.栖霞区庆元旦节目“二等奖”;2016.2017区庆元旦节目“优秀指导教师”;2017.栖霞区小学生合唱比赛二等奖;2017.栖霞区器乐比赛“二等奖”;2017.12舞蹈《飞天》获江苏省”七彩校园“舞蹈“金奖”和“银奖”;2018. 1栖霞区庆元旦比赛两个“二等奖”; 2018.1栖霞区庆元旦比赛优秀组织奖;20186栖霞区“庆六一”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舞蹈)比赛获“二等奖”;20186栖霞区“庆六一”中小学生艺术展演获(扬剧)”特等奖;2018年南京市艺术教育成果汇报获“优秀指导奖”201811南京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二等奖”;201811南京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精神风貌奖”;201811南京市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优秀指导教师奖”;2019.1南京市少儿春晚“金奖”;2019.1南京市少儿春晚“优秀指导教师”;2019南京市第七届“我的中国梦”小学组“金奖”;2019南京市第七届“我的中国梦” “优秀指导教师”2020南京市教育局第八届中国梦“银奖”;2020南京市教育局少儿春晚“金奖”

德育获奖:近几年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努力下取得了以下成绩全国禁毒知识竞赛先进集体;南京市优秀大队;2019栖霞区五星队室;2020栖霞区五星队室;2020栖霞区全民阅读优秀组织奖;2020美丽江苏小主人评比优秀组织奖;2018三星队室;2019重读雷锋日记优秀组织学校;2019安全自护知识竞赛优秀组织学校;开展的活动多次被江苏省少先队、市、区网站及新闻媒体用稿并宣传。

七、潜心钻研教育科研。

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的科研培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培训教研课时均合格。积极撰写各级的论文、案例和课题。工作以来教科研情况如下:2篇论文获省级“二等奖”;1篇案例获南京市“一等奖”,3篇获“二等奖”;4 篇论文获南京市“二等奖”;2篇论文获栖霞区 “一等奖” ,3篇区级二等奖;有9篇论文发表于省级刊物。主持的区第七期个人课题已顺利结题,区级“十二五”规划课题一个,已结题。第十期区级个人课题顺利结题;省“十三五”重点自筹课题立项,已顺利开题 。

总结:在新教育实验的研究和学习中丁老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先后被评为栖霞区“教学先进个人”;栖霞区青蓝工程“优秀师徒(师傅)”;栖霞区“优秀青年教师”;栖霞区“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新教育“先进个人”;栖霞区“新教育实验先进个人”;栖霞区魅力扬韵“特色教师”;栖霞区“学科带头人”栖霞区“优秀大队辅导员”等荣誉。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新教育之路是漫长的,为了乡村学生的将来,为了培养高素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她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作为年轻教师的她,已经在“新教育”的路上走过了几个年头,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她还将继续努力提升自身素养,逐步完善教育教学方法,为“新教育”这个大环境增光添彩!追梦新教育,扎根乡村,与乡村孩子一起追梦,一路携手同行。


地址: 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龙锦路18号  电话: 025-85702144  邮箱: njczj7090@163.com  
Copyright  2019 南京市龙潭中心小学版权所有   备案号: 苏ICP备12022614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