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41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5-20 来源:本站
【灵美龙小·龙岸】新课标 新征程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为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提升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规范课堂教学行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5月19日,龙小龙岸全体数学教师齐聚四楼职工之家,进行了本学期第四次校本主题研修活动,活动围绕“新课标 新征程”展开。本次教研活动分为以下4个环节;1.成秉芸老师的课例展示;2.观摩马云鹏教授解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并积极交流;3.进行作业设计的评价;4.李晓芳老师的讲座。
第一个环节,成秉芸老师执教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进位),首先出示之前学习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复习和回忆了在竖式计算时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通过情景图,让学生提取图片中的数学信息,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题,列出算式34+16。学生利用摆小棒和拨计数器,自主探索算法,重点体会个位相加满10要向十位进1。本节课的难点也在于让学生体会“满10进1”的思想以及在计算进位加法时如何书写,进的那个“1”应该标在什么位置等。教学书写格式时先让学生去尝试写法,在学生的基础上纠正错误并讲解正确的计算,之后让学生看着竖式说一说正确的计算过程,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和以前学习的竖式进行对比,让学生体会到什么叫“进位”,以及为什么在计算时必须要从个位算起。练习时主要以学生为主,展示学生的作品,让他们去说一说计算过程,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在练习的过程中也会有学生出现十位相加但没有算上进位的“1”的情况,在此提醒学生计算结束后要注意检查错误,以培养良好的习惯。
第二个环节,各位数学教师认真观摩了马云鹏教授解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视频,并就“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把握数学课程标准体现的核心素养”和“如何深入理解课程标准的新要求”这两个问题进行互动交流。徐毓老师认为用核心素养来表述课程目标,让课程“目中有人”——课程目标是对学生学习及发展结果的期待,是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活动设计、学业质量确立的基本方向和依据。此次课标修订,力求使课程目标自觉体现本课程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基本贡献,结合本课程的性质、理念及课程的基本内容,从核心素养视角对课程总目标及学段目标进行表述。课程目标的素养导向,有利于转变那种将知识、技能的获得等同于学生发展的目标取向,引领教学实践及教学评价从核心素养视角来促进和观察学生的全面发展。李晓芳老师通过这次的学习,也对新课标有了一定的了解。新课标的修订坚持目标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坚持育人导向。和以往相比新课标强化了课程育人导向,优化了课程内容结构,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加强了学段街接。另外感受最深的是新课标增强了指导性。新课标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给了我们一个教学的参考,非常实用。
第三个环节,进行了作业设计的评价。受到疫情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的时间变得更加紧张,提质增效显的尤为重要。龙潭中心小学龙岸校区数学教研组一直重视作业设计的研究。从课堂的学程单的设计,到课后作业的诊断,每一位教师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教师们以年级为单位分享了对作业设计想法,通过此次活动,我们有了新的收获,更加完善了我们的作业设计。
第四个环节,李晓芳老师分享以《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活动课的几点思考》为题的专题讲座。李老师首先和大家一起学习了新课标与以往的不同。比如坚持问题导向,强化育人导向,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加强了学段衔接。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做到好用、管用。从新课标出发,跟大家一起探讨了在新课标要求下如何进行活动课程的教学。首先课程目标要符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潜能。然后,交流了活动课程有哪些类型。如数学史话、趣味数学、实践应用课等。最后李老师就一个好的活动课是什么样子的,进行了阐述。比如要激发兴趣,学生自主参与,能够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促进思维的批判性、灵敏性、深刻性、独创性等发展。也能促进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
龙小龙岸校区的数学教师们刻苦钻研、立足课堂,关注学生,勇攀高峰。积极探讨新课标,开启新征程,享受教育带来的幸福,让数学素养落地生根,让学生能力拔节生长!
南京信息教育网 | 栖霞教育信息网 | 南京市教育局资产与装备管理系统 | 江苏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校园电视 | 录播教室 | 长江小学 | 靖安小学 | 龙岸网盘 | 江畔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