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灵美龙小.龙岸先锋】李梦琼优秀教育工作者个人事迹

浏览数量:95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4-23      来源:本站

【灵美龙小.龙岸先锋】李梦琼优秀教育工作者个人事迹

    一、政治思想方面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工作中她严格按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以德修身,与人为善,时时处处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她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在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正视困难,克服困难,以强烈的事业心,良好的师德和高度的责任感立足岗位,勤勤恳恳,尽职尽责。她有全局意识,能认真完成各项教育教学任务,敬业、爱生、奉献,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受到学校、家长、学生的一致好评。

二、教育求活,管理从严

她是教育的有心人,寓教于乐;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学生共同进步;做家长的好朋友,争取家长的帮助。统筹安排学校工作,担任班主任期间,做到有措施有方法,并且把与学生谈心和与家长取得配合作为有效的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爱严并施,学校和家庭教育双管齐下,在教育的过程中尊重爱护学生放在首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他们的良师益友。

记得刚入职时,她所接手班级在年级中算是落后班级,学生也比较调皮,她主动向的学科骨干老师请教教学方法。在一年的努力后,班级各项表现都得到了进步,获得了领导的认可。记得当时班级里有个后进生小军,很令人头疼,平时学习态度不认真,学习习惯也很不好,加上家庭的影响,父母疏于管教,家校沟通一直不理想。李老师总是利用课余时间与孩子谈心,循循善诱。因为孩子的母亲不在身边,父亲下班比较晚,放学总是很晚才来接,李老师看着孩子在校门口等也是浪费时间,所以每次都会带回办公室,利用这段时间给小军回顾当天学习的知识,督促他完成作业。渐渐地,李老师的行动感动了小俊的父亲,家校共育,孩子的学习成绩渐渐有了提升。她对学生的评价采用多元立体式的综合评价,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业务求精,争创佳绩

她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在教学实践中以新课标为依据,深挖教材的知识体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培养学生爱学,会学,优学的习惯。她注重将新课程的理念渗透到教学中,注重三维目标的落实。多次参加教学竞赛,并取得好成绩。2018年参加栖霞区中华经典送写讲比赛获得一等奖;2019年参加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获得特等奖;2021年开设区级公开课两节,参加栖霞区“红枫杯”赛课获得二等奖;栖霞区优秀作业设计二等奖;栖霞区基础精品课评比一等奖;获得栖霞区“教坛新秀”称号。

2020年8月,她交流来到龙潭中心小学,并担任教导处副主任。在新环境里,接触新的工作,她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尽管工作中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她都一一克服努力去解决,那份韧劲让我们看到了龙小人吃苦不言苦的精神,看到了什么是责任和担当。

教务工作是一项经常性、持久性的烦杂工作,需要的耐心和细心。她都能按照要求一丝不苟地完成工作。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合理安排课表。平时,学校的课务是她负责的,中心校教师数量多,各种会议和活动也相对较多,她能细心做好平时调课、代课工作,为了落实到人,做到调、代课、会议通知不带信,宁可跑上奔下,走东窜西。确保学校教学任务的顺利开展。始终秉承服务教师的原则,在教师事、病假时安排好课程,保证校区教学正常进行。

除了教导处的工作和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以外,她还担任了学校语文教研组长工作,担任组长期间她做到切实有效,实实在在地让老师们在每一次研讨中都有所收货。带领学校语文团队真正做好语文教学研究,为年轻教师搭建更多展示平台,促进青年教师成长。她经常带领学校各学段的骨干教师走进青年教师的课堂,共同探讨和学习。

四、教科研工作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不断地提高自己,她积极参加校市、区级教研进修活动。2020年参加栖霞区低于骨干班培训,同期还参加了栖霞区教课眼骨干班的培训,2021年参加了南京市书法骨干班培训。平时,认真阅读相关的杂志书刊和教育理论书籍,了解科研的前沿动态和已有的理论成果。以教科研为乐事,让自己拥有源头活水。积极参加听课、做课活动和校本培训及新课程培训。能用研究的眼睛观察身边的教育教学现象,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注重日常素材的积累,有科研意识和一定的科研能力。2019年获得栖霞区教科研素养大赛2020年十三五规划课题《指向学习力生长的农村小学高年级比较阅读教学策略研究》区级立项;第十一期个人课题《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美育渗透的实践研究》区级立项;2021年区级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意境体验的小学高年级古诗教学策略研究》顺利结题。

她有一颗平常心,有一颗奉献心,有一颗对教育事业永葆青春的心。不能说她做的最好,但她一定会努力的去做。路漫漫其修远兮,她将上下而求索。

QQ图片20220423145036.jpg

 


地址: 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龙锦路18号  电话: 025-85702144  邮箱: njczj7090@163.com  
Copyright  2019 南京市龙潭中心小学版权所有   备案号: 苏ICP备12022614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