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48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2-04-21 来源:本站
基于“双减”,探索“指向思维”的作业设计
——龙小江畔数学组校本研修活动系列报道之三
2022年4月20日,龙潭中心小学江畔人家校区数学老师们进行了四月校本主题云教研活动,本次线上教研活动分为以下4个环节;1.观看讲座;2.心得分享;3.线上教学交流分享;4.专家总结。
首先大家一起观看了刘善娜《“双减”背景下指向思维发展的作业设计》专题讲座;刘老师的《“双减”背景下指向思维发展得作业设计》,以减少学生的学习圧力为主,提升学习的有效性。而数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很多基础的应用和思维能力的提升都需要通过习题的训练来总结和提升。在减少训练的前提下,教师就要考虑如何从课堂到课后形成一个短时间的高质量教学和应用。课中作业掌握基础,课后作业时间拓展,达到减压增效的效果。
接下来各位老师分享了关于讲座的观看心得,王雪芬老师认为“双减”,不减质量,不减成长,不减责任。教师要认真研读课标,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积极利用、开发课程资源,优化作业设计,布置分层作业、个性化作业,积极探索出“双减”作业新模式。教师要博观约取,用教师的“勤”换学生的“轻”和题目的“精”,量上精选,质上甄选,式上趣选,用鲜活的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为学生的成长保驾护航。作为教师,应该聚焦到如何设计作业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体验成就感,从而让学生走上良性发展的学习轨道。作业研究不仅让学生得到发展,也推动教师发展;苗婧老师认为在当前“双减"政策下,教师必须适应新要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后作业品质,学生的负担才会真正的减轻。作业是承载学习内容,体会学习方式,实践过程性的学习任务,要注重作业与教学的配合。我们要把握预习、课堂、周末、单元等不同学习时间的作业功能与特点,设计适宜的作业来促进学生的思考,理解和探究,同时教师要自主提升设计作业能力,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分层布置,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议数学教师们要多布置多解题作业,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并鼓励学生选做多做。同时还可布置题组作业,在对比中加深理解,培养学生主动构建能力;孙羽老师认为听了刘善娜老师《“双减”背景下指向思维发展的作业》专题讲座,受益匪浅。刘老师介绍了她在一线默默耕耘多年的经验,分享了作业设计实操训练,设计弹性作业。“双减”首先减的是中小学生的作业负担,因此,对学生的作业要求和布置,就绝不能仅停留于传统的老套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用心“备题”,细心“选题”,精心设计作业,少布置重复性的作业,多布置一些以一当十的作业,少布置机械的、整齐划一的作业,多布置一些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作业菜单,让学生拥有选择作业的机会。特别的是现在又有了课后服务的时间,所以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个宝贵的时间。拿我所执教的四年级来说现在四年级思维难度增加,我就会在平常练习中布置一两道可以一题多解的题目,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表达出举一反三的能力;用旧知识解决新题目,提升了学生思维的高度。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写作业的时间也能提高学生做作业的效率。
第三部分是老师们就线上教学也谈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刘老师每天都会制作相应的PPT辅助教学,练习题逐一讲解,关注特殊学生的学习情况,靳老师每次会把重难点题目着重讲解,让个别孩子发言,尚老师在用PPT讲解时,发现主要自己在讲解,由于相应设备的客观原因导致和学生互动较少,孙老师每次答疑时间不固定,在借助PPT讲解时发现之前的练习数量较多,从而时间紧张,接下来会根据教学内容做适当删减,精写精讲,和同年级教师相互交流把握教学质量等等。
最后专家点评,高老师从自身角度来说,从3个方面出发交流了线上教学的看法,首先线上教学能够提升教学水平,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给教学质量锦上添花;第二增进了和同事之间的学习交流,为每节课的内容优化提供了绝对性的保障;最后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提升,线上教学带给老师们更多的教学思考,让老师有更大的责任心去关注特殊孩子的学习和身心状态,从而达到育人的效果。
疫情虽将我们限于屏幕之间的交流,却依然阻挡不了我们江畔数学教师拧成一股绳的钻研劲,江畔数学教研一直在砥砺前行,期待下一次的相聚~
南京信息教育网 | 栖霞教育信息网 | 南京市教育局资产与装备管理系统 | 江苏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校园电视 | 录播教室 | 长江小学 | 靖安小学 | 龙岸网盘 | 江畔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