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0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18-10-30 来源:本站
【灵美龙小】扬传统文化 寻家乡古迹
——龙谭中心小学江畔学子行走龙潭古镇
龙潭是南京历史悠久的古镇。据文献记载:“龙蟠之背,有水潭名龙潭。”
今天的龙潭古镇还保存着数条老街,岁月的锋芒也未能将司门桥、定水石、会师亭、炮楼、双井这些地方磨蚀。近日,龙潭中心小学江畔学子走进龙潭古镇,感受先民在这片土地上创造的辉煌文明。
龙潭古镇老街,古朴的街巷,让人想象着这里曾经的繁华和热闹。龙潭古镇,一砖一瓦皆故事。学生们在土生土长、生活在老街几十年的讲解员王林老师的带领下,仿佛穿越了时光,探访着家乡龙潭的特色遗迹。
司门桥
“司门桥”的得名,是由于南宋时期在此设置了“龙潭巡检司”,而“司门桥”位置,正是对着“税务巡检司”的大门。也就是说,出了“税务巡检司”的大门,就是龙潭的"司门桥”。
定水石和双眼古井
在古镇上,有个地名叫“定水庵”。你可不要小瞧这座小庵,当中可是颇有一番来历。300年来定水庵一直属于大名鼎鼎的宝华山“隆昌寺”。早在解放初,定水庵就荒废了,现在只留下一尊很大的定水石和一口双眼古井。
听镇上的老人说,自古定水石能定水,每当洪水上涨,涨到了定水石的位置就不再往上涨了,仿佛这石中有一股神奇的力量控制着滔滔洪水。
一步三井
一步三井是师姑取水处,方塘水深有隐患,为民国上三井栏,如今一步三井,龙潭皆闻名。井深水浅方便取,世世代代为人民。
该井井栏为石质,内圈有被桶绳磨勒之深痕。井水清洌,水量充沛,从未干涸过。龙潭镇在通自来水前,附近居民多饮用该井井水。
龙潭街5号是民国时期的唐氏民居,经过几十年岁月的洗礼,原来的大致面貌犹存。
炮楼遗址
炮楼遗址,南街炮台仍在,约1943年建造,上有"山城毓秀"四个大字,至今仍可见"山城"二字。
龙潭中心小学旧址
这次活动不仅寻访了龙潭历史文化古迹,江畔学子还走进了龙潭中心小学的老校址,了解了学校的发展和变迁。
学生们在参与、体验和互动中,感受到有着璀璨历史文化的龙潭古镇的独特魅力。孩子们纷纷表示,一定努力学习,多为家乡龙潭做贡献。
南京信息教育网 | 栖霞教育信息网 | 南京市教育局资产与装备管理系统 | 江苏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校园电视 | 录播教室 | 长江小学 | 靖安小学 | 龙岸网盘 | 江畔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