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灵美龙小】多元化探标促进儿童学习力生长

浏览数量:40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1-11-25      来源:本站

【灵美龙小】多元化探标促进儿童学习力生长

多元化探标促进儿童学习力生长

——龙岸花园校区数学教研组系列活动三

初冬已至,教研氛围更加浓郁。为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11月23日下午,龙岸花园校区数学教研组在四楼录播教室开展了教研活动,本次教研分为三个部分:课例展示、沙龙研讨、微型讲座,教研组成员如约而至。

活动的第一个环节,由沈丽莲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精彩的课例展示,她执教的内容是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7的乘法口诀》。

这一课,一共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写一写7的乘法口诀,首先让学生先猜7的乘法口诀有几句,然后让学生自己尝试写出关于7的七句乘法口诀。第二部分是验一验7的乘法口诀,让学生自己选一句7的乘法口诀,写一写、画一画或算一算,用不同的方法去验证口诀的正确性,从而理解7的乘法口诀表示的是几个7相加。第三部分是记一记口诀,在方格纸上涂一涂7的乘法口诀,进一步把握7的乘法口诀的本质,不同口诀之间进行比较,加深理解记忆,并通过三组算式检验学生的记忆情况。第四部分是用一用口诀,把口诀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学生自己尝试出题,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教师们认真观摩记录。

齐心协力共发展,精彩交流促成长。课例展示后,老师们围坐在一起,由徐欢老师主持,进入了第二个环节:沙龙研讨。

徐毓老师认为,沈丽莲老师的课有以下优点:第一,以故事导入并以古诗结束,在数学课堂中渗透文言思想,丰富了课堂的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第二,这节课的流程把握很完整,每个环节都很用心、专注。但是针对沈老师的课,徐毓老师也提出了一些建议:第一,在学生理解了乘法口诀的基础上可以抽象出算式;第二,在验证乘法口诀的过程中可以加入“涂一涂”,让学生动手在方格纸上画一画来验证,效果可能会更好;第三,在课堂组织上需要更加连贯,在评价学生的回答时可以更有针对性。

黄静静老师认为,这节课的上课流程清晰,但是在学生探究乘法口诀时更加深入一些就更好了,口诀和算式的对应环节可能由于时间关系没有重点突出。黄老师在这里也给我们新教师给予提醒:新教师在上课时不用纠结每个环节的时间,但是要保证每个环节都要讲得透彻,让学生理解。

邱吉成老师认为,这节课的环节清晰明了,整个流程也没有问题,但在此基础上邱老师也建议本节课可以以古诗《山行》引入,先让学生来数一数古诗的字数,在引导学生得到“五七三十五”这个乘法口诀,在深入到其他的关于7的乘法口诀。

徐欢老师认为,本节课在教学目标上都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对比和练习都有所注重,且板块清晰,从创编到理解口诀,再到记忆与运用口诀,每个环节都很全面。徐老师也提出了建议,即多关注课本,抓住课本上的每一个字,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

陶齐吉、李晓芳、许灵风、夏诗晴老师也纷纷发言,大家畅所欲言,交流了自己的见解与建议,并提出了努力的方向。

为落实国家“双减”政策,进一步建设卓越高效的课堂,做到校内增容,课内增效,向40分钟要效,促进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进一步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因此在第三个环节,徐欢老师为大家带来题为《“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如何提质减负》的微讲座。首先,做好充足的教学准备。其中包括:①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②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③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④找准备课的切入点。在备课中,教师重点关注以下四个方面:①学生的基础如何;②学生还应该学习哪些内容;③教师应该在哪些环节给予学生指导;④哪些知识点具有延伸价值、拓展价值。其次,营造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课堂中为了实现双减,积极地进行教学课堂改革,努力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小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从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最后,设计合理的教学问题。教师可以设计合理的问题开发学生的思维,学生能够借由问题这一线索,对知识点进行深层分析。

此次教研活动的开展,为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精神,进一步夯实课堂基础,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校为龙岸校区全体数学教师提供探讨平台,引导教师做到减负不减效,相信在龙岸这个温馨的大家庭中,我们的教学质量会不断的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也会在跟高效的课堂中得到有效的提升,在以后的活动中也会有更多的思维碰撞,激发出更加绚烂的火花。


地址: 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龙锦路18号  电话: 025-85702144  邮箱: njczj7090@163.com  
Copyright  2019 南京市龙潭中心小学版权所有   备案号: 苏ICP备12022614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