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灵美龙小龙岸先锋] 栖霞区优秀班主任罗九干老师优秀事迹

浏览数量:45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1-11-10      来源:本站

【灵美龙小龙岸先锋] 栖霞区优秀班主任罗九干老师优秀事迹

优秀班主任工作主要事迹

龙潭中心小学   罗九干

本人是龙潭中心小学一名普通的教师,从教十几年年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一颗赤诚之心奉献着青春,用爱编织孩子们的美好未来,以真诚的心灵去诠释着自己的人生追求。教育是一项最美的事业,而班主任工作则是有辛苦但更多是幸福,更多是能调动人的激情和热情的工作。在教育这片热土上,我用心用情在耕耘,我坚信每一段成功的背后,都有我深深的重重的足迹,那是我辛劳的结晶。   

一、关心学生,“爱”字当头

作为一名农村的班主任,我总是把“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一生着想;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一生奠基。”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我深信: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成命运。因此,引导学生把握自己的命运,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就必须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抓起,这是培养习惯的着力点,也是培养学生的落脚点。我也是这么做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团结友善习惯等。学生年龄较小,但在老师耐心帮助下,学生逐渐告别了陋习,有了很大的变化,老师看在眼里,甜在心里。例如:一次语文课前,我看到顾同学将自己座位下的垃圾用脚往同座位那边踢了踢,我就走了过去,捡起了垃圾。他的脸刷的红了,他知道我肯定看见了。但从那以后,顾同学每每路过的地方只要看见垃圾都会捡起,扔进垃圾桶。我用自己的行为规范、以身作则对学生是无声的教育和有力影响,使学生感觉师生平等。在学生面前既不严苛,又不放诞,从而让师生成为真正的朋友共同去关爱这个小家。   

二、 用爱心浇灌事业,润物细无声  

爱其实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发自内心的关爱,是教育的根基,也是教育的归宿。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在生活、学习、心理和体魄等方面关爱学生,教育学家马柯连卡曾说过:“爱是无声的语言,也是最有效的催化剂。”教师对学生的爱,胜过千次万次的说教。爱,能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能于无声中滋润学生的心田,能感化学生的心灵。教师对学生真诚地爱,学生才会“亲其师,信其道”。

今年我对班级特困学生进行了全面的摸底调查,特困学生的家庭境况使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动。特别是我班的琪琪同学尤为突出,爸爸妈妈离婚,妈妈离开南京,爸爸常年在外打工。孩子不得不和年老多病的爷爷一同生活,奶奶也已去世,平时除了学习之余还要帮助爷爷家务,生活非常困难。为此经常找谈心,帮其补缺补漏,极大程度上给予心灵的安慰,让他在学校感受到家的温暖。

三、民主管理,信任学生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面向未来,对少年儿童的培养标准在不断提高,因此班主任工作必须加强科学性和实践性。她始终坚信每个少学生都是一块金子,班主任必须给予他们发光的机会和耐心的培育,鼓励每个孩子都能在体验中磨练、成长。为此,我坚持抓好基层小队的管理创新。一方面,搞好小组的优化组建。将每个学生按家庭住址、兴趣爱好分组,对个别性格孤僻、成绩较差的队员更是关心、爱护。每个小组实行:自己的组名自己起、自己的组员自己帮、自己的活动自己搞。通过小组的自我管理、自我建设、自我约束,增强了学生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了强化学生的实践锻炼,坚持每两周开一次班级午会活动,全由学生自己设计午会内容和主题,自己选主持人,自己编导。活动是别开生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同学们热情高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的学习紧张情绪得到放松,心灵得到陶冶,能力得到锻炼,人格得到升华。   

四、 科研引路,提升高度

“人活着是要有点精神追求的”,十几年的班主任工作,我确确实实付出了无数的心血与汗水,用实际行动书写着爱岗敬业的光辉历程,也确确实实得到了社会的赞誉、上级的表彰和学生的爱戴,曾多次被评为校级优秀班主任。2014年我班荣获栖霞区优秀班集体,2015年被评为“栖霞区班主任”;班级主题班会屡次获得校领导的好评;班级黑板报、日常管理屡次受到表扬或表彰;班级队员多次参加校级、区级各项大赛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记得著名青年诗人汪国真有这样一句诗:“既然选择了方向,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既然选择了教师,选择了班主任,我便义无反顾,一路走下去。我将继续为学生奉献自我,愿我的心血浇灌出一朵朵希望之花,盛开在祖国肥沃的土地上!我坚信:成绩永远属于过去,今后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继续保持良好的师德师风,在平凡的三讲台,尽自己的一份力量与责任,我深信这才是一个优秀班主任永无止境的奉献与追求。

 QQ图片20211110174314.jpg


地址: 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龙锦路18号  电话: 025-85702144  邮箱: njczj7090@163.com  
Copyright  2019 南京市龙潭中心小学版权所有   备案号: 苏ICP备12022614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