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52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1-10-28 来源:本站
巧用实验探究评价,促进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提升
------【灵美龙小】龙小科学组集体备课活动系列报道之二
为提升科学校本教研质量,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教育教学专业能力的提高,2021年10月27日上午,龙小科学组全体科学教师在龙岸校区进行了本学期的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以下四个部分进行:
首先由周鑫和焦敏老师给大家上组内教研课,课题分别是二上科学《形状改变了》和六上科学《制作汽水》。
其次是说课,两位老师就自己的教学内容开展说课,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三是评课议课。周鑫老师《形状改变了》这一节课,能根据低年段学生的特点,以游戏的形式导入,引发学生对于物品形变的关注。教师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让物体发生形状的改变,进而让学生认识到无论怎样的方法,都是因为力的作用让物体形状发生改变了,让学生的思维聚到“力”这个核心概念上来。整节课无论是实验材料,还是活动设计,都突出了“真科学”的主题。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能聚焦到本次教研的主题,运用评价的方式,对低年级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教师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了关于低年级学生观察能力的评价量表,从观察过程、观察态度等设计不同的指标,以打星的形式,让学生进行互评,这种形式不仅简化了评价的方式,也提高了评价的效率,对于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有着积极的作用。当然,组内教师也就一些细节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实验要求极为重要,一定要在学生明确实验要求的情况下再实验,可以使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明确要求;同时,组内分工要再强调,尽量不出现重复操作的情况。
焦敏老师《制作汽水》这一课,通过品尝工业生产的汽水,引出汽水中添加剂的危害,激发学生自制汽水的兴趣,然后通过观察汽水中的气泡,启发学生寻找厨房常见的材料,制作汽水,看看哪些物质混合可以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进而聚焦到二氧化碳气体的验证上来。整节课的逻辑结构严谨,活动与活动之间衔接也较为自然。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能关注到对于高年级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评价,能根据课标的要求,将评价的重点放到对于学生实验设计的评价上,并设计了适合高年级学生实验设计的评价量表,对于高年级学生树立评价意识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四是讲座。张静老师就本次教研的主题开展了《学生科学实验探究能力的评价》的讲座,讲座从学生实验探究能力评价的研究背景、课标中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目标要求、如何制订评价指标以及制订评价指标时需要注意的地方等几个方面开展,为后期教师制订评价指标提供了很多的参考。
通过本次活动,组内教师对于实验探究能力评价指标的建立有了一定的认识,对于评价指标的维度的设计也达成了共识,希望在后面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将探究能力的评价贯穿到课堂中去,逐步提升学生的评价意识和实验探究能力。
南京信息教育网 | 栖霞教育信息网 | 南京市教育局资产与装备管理系统 | 江苏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校园电视 | 录播教室 | 长江小学 | 靖安小学 | 龙岸网盘 | 江畔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