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09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1-06-27 来源:本站
2021年6月19日下午,栖霞区教科室开展教科研在线大讲堂第十七讲,龙潭中心小学江畔人家校区中层教师、教科研骨干团队教师、新入职教师参与线上学习。各班班主任及各班家长也参与学习。本次学习主题为“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构建与行动指南”。
本次主讲人为上海市教育正高级教师,教育学博士刘茂祥。首先刘博士介绍了构建思路,树立了全球K12阶段绿色可持续发展教育经验,提出了适合我国特点的建设思路。可持续发展是人的发展,是生命的发展,将可持续发展教育融入课堂,是我们的目标和使命。
此外刘博士还提出了几点让人印象深刻的政策建议:1.国家政策推进优先建议;2.地区行动推进优先建议。
本次讲座虽在周末,但老师们学习热情不减,及时参与直播或收看回放,撰写心得反思。
孙晓彤老师说:“本次讲座,令我受益匪浅。刘博士从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的研究过程、构建思路、四个领域行动建议和政策建议四个大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为老师们对K—12绿色可持续发展教育的疑虑与困惑解惑,紧接着,刘博士介绍了国外先进的K—12阶段绿色可持续发展教育经验,提出了适合我国特点的建设思路。他表明,生态与环境、价值观与能力、跨学科、科技与创新是K—12绿色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的四个优先领域,并对这四个领域的行动,提出了客观且高效的课程纲领和建构。”
孙菁老师说:“今天学习了了刘茂祥博士的讲座《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建构与行动指南》从中明白课程建构的“选择性”是依据地方、学校与学生的差异客观存在的现实及课程的适应性要求而提出的,它主要涉及各级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校长与教师)、学生有什么样的权力和有多大的权力对课程做出选择。因此,调动、解放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的时候,课程建构才有希望。”
孙羽老师说:“很荣幸能听到刘教授关于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构建与行动指南的讲座,从研究过程、构建思路、四个领域及建议、政策建议等四个方面来阐述。
作为老师要充分借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生环境教育大纲》小学阶段的具体授课内容需要与生态与环境课程教育依据实际情况,对建议的活动加以选择或改编,使之适合本地条件和学生需要。
生态环境课程建设中需要渗透生命关怀思想,整体规划小学、初中、高中生命教育的内容序列。
结合本地区、本校的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保证因地制宜,帮助学生融入真实情境,与自然国家所倡导的生态环境保护理念融入课程,既体现其公共性,又尊重地区的实际与差异。”
仝荣老师认为:“有幸聆听了刘教授关于中国K-12可持续发展教育地区级别课程构建与行动指南的讲座感触颇深。刘教授表明:生态与环境、价值观与能力、跨学科、科技与创新是K—12绿色可持续发展教育实施的四个优先领域,并对这四个领域的行动,提出了客观且高效的课程纲领和建构。通过学习有些许思考:如果我们在学习研究中能够站在更高的领域去观察、发现、实施方案,那么对于教育可持续性发展会有更大的帮助。”
南京信息教育网 | 栖霞教育信息网 | 南京市教育局资产与装备管理系统 | 江苏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校园电视 | 录播教室 | 长江小学 | 靖安小学 | 龙岸网盘 | 江畔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