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21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1-05-26 来源:本站
勤勤恳恳工作,认认真真做事
——龙潭中心小学张施燕工作事迹
张施燕老师于2013年6月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2013年8月成为了一名扎根于龙潭的乡村教师,从教以来,坚决服从学校领导的安排,认真实践,尽职尽责地完成各项工作,同时表现出优良的职业道德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勤勤恳恳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堂堂正正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是她一直坚守的原则。
一、思想坚定促成长
身为教师,为人师表,她深深地认识到“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任职以来,她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己,正视自己,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为了适应教育教学的长远发展,不断研究、探索和学习理论知识。也不忘加强自身师德修养,认真学习和践行师德规范,严以律己,以身作则。秉承着“关心每一个,发展每一个”的理念,心系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付出满腔的热情。经常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遵守职业道德,从不从事有偿家教。
二、教学认真有目标
“一名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须是一个因材施教,公正公平对待每一名学生的教师。”张施燕老师认为,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所以备课时,要将教材内容和学生学情相结合,精心设计每一堂课的新授与练习,考虑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突破难点。尤其是课后练习,要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突出层次性,坚决不做毫无意义的作业。学生的每次作业及时批改,并坚持面批面改。为了实现“发展每一个”的目标,她认真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纵向观察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寻找原因,制定辅导计划。她坚信“亲其师,信其道”,相信“身教”重于“言传”,所以她坚持每节课后反思。通过反思,她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进而对教学现象和问题形成独立的有创造性的见解,提升教学活动的自主性、目的性,克服被动性、盲目性。
三、临危受命有担当
面对学校综合实践课程教师的空缺,张施燕老师不惧困难,承担下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的各项工作。在不影响数学教学工作的前提下,将学校综合实践课程正常开展起来,并逐渐形成本课程的教研组,发展本课程的骨干教师,并带领本组老师建立了学校综合实践课程的资源包。并加强了本校综合实践课程与区综合实践课程组的联系,得到区教研员的指导。
四、工作勤恳有成效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工作的八年时间里,对工作的强烈责任心,最终使她获得了丰硕的回报。
1.2016作品《常见几何图形的对称轴》 获栖霞区微课竞赛一等奖;
2.2016 第九期个人课题《小学低年级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研究》立项,并于2019年成功结题;
3.2016《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优乐每相亲》获栖霞区女职工优秀读书征文评选三等奖;
4.2018参加栖霞区青年班主任素养大赛 获小学组一等奖;
5.2018论文《充分发挥“思考题”作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获区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
6.2019参加栖霞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竞赛获小学组一等奖;
7.2019参加栖霞区劳动与技术优质课竞赛获二等奖;
8.2019获栖霞区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一等奖;
9.2019论文《沉默的背后——小学高年级课堂沉默现象的成因策略分析》 获区优秀论文评比二等奖;
“千教万教,叫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叶圣陶老先生朴实的话语让她受益匪浅。没有轰轰烈烈的伟业,只有一颗乡村教师的丹心,赤诚而执着。张施燕老师就是这样辛勤耕耘在教育事业这片沃土上,用自己全部的热情和所有的智慧诠释着“人民教师”这个光辉的名字,时时以实际行动演绎着一名年轻教师的风采。
南京信息教育网 | 栖霞教育信息网 | 南京市教育局资产与装备管理系统 | 江苏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校园电视 | 录播教室 | 长江小学 | 靖安小学 | 龙岸网盘 | 江畔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