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1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18-12-27 来源:本站
【灵美龙小】快乐传承 非遗进校园
——龙潭中心小学江畔人家校区传统文化进校园
为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空竹,2018年12月25日,龙潭中心小学江畔人家校区携手南京日报社,开展了“快乐传承,非遗进校园”为主题的活动,30余名学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到了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抖空竹代表性传承人孙光辉,孙老师手把手教孩子们学抖空竹。“过山车”、“照镜子”、“八仙过海”、“抬头望月”……孙老师的把式一耍,立即引来孩子们的阵阵惊呼。
“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小竹缘何成大器,健身娱乐聚人气……”活动一开始,孙老师就用三国时期曹植写的《空竹赋》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抖空竹是一项传统的民族体育活动,距今已经有1700多年历史。”孙老师拿出空竹,摆起架式,给龙娃们做表演。一拉一提间,小小的空竹很快便发出了“嗡嗡”的声音。
孙老师一会儿将空竹高高抛起,一会儿将绳子上下拉直,高速旋转的空竹居然开始从下往上爬杆;一会儿又用两根提杆当作 “铁轨”,让空竹在上面“开火车”……精彩的表演引得龙娃们连连鼓掌叫好,纷纷要求“再来一个”。
孙老师举着空竹走到每一位龙娃面前,传授秘诀:先把空竹放在地上,让有标记的一面对着肚子,然后把线从空竹下面穿过,交叉握好,右手线在外左手线在内……很快孩子们便发现:在老师手里任意翻飞的空竹到了自己手里就不那么听话了。“老师,我才抖了2下,绳子就绕起来解不开了!”“老师,空竹总是不听话,有标记的一面总是跑来跑去,对不准肚子呀!”……状况百出的龙娃们让孙老师好一通忙碌。
一番练习过后,孩子们们终于掌握了技巧,操场上响起了绵绵不绝的“嗡嗡”声。有的孩子还做出了高难度的“照镜子”。
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拉近了学生与传承人的距离,丰富了校园文化活动,扩大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校园中的影响,同学们纷纷表示要多了解“非遗”,争取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南京信息教育网 | 栖霞教育信息网 | 南京市教育局资产与装备管理系统 | 江苏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校园电视 | 录播教室 | 长江小学 | 靖安小学 | 龙岸网盘 | 江畔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