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01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0-11-16 来源:本站
【灵美龙小】依托科学前概念,探析学生可视化思维
------龙小科学组集体备课活动系列报道之三
2020年11月13日上午,龙小科学组全体专职教师齐聚龙岸花园校区科学教室,进行了本学期的第三次集体备课活动。
首先由曹玉莲老师、周鑫老师、张静老师给大家上组内教研课,课题分别是四上科学《点亮小灯泡》、二上科学《透明与不透明》、六上科学《洗衣服的学问》。
其次是说课,三位老师就自己的教学内容开展说课,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三是评课议课。曹玉莲老师《点亮小灯泡》这一节课,采用任务驱动的形式,
以点亮小灯泡作为本节课一个主线任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先通过让学生画一画让小灯泡亮起来的电路图,了解学生对于电路前概念的知识,
在了解学生对于电路知识前概念的基础上,可视化学生对于电路的认知,根据学生对于电路的前认知,调整课堂教学的节奏和策略,并通过视频的形式形象的展现了电路闭合回路的特征,引导学生用这样的方式去描述灯泡亮了的电路的回路情况,加深了学生对于闭合回路的认识,从而也完成了本节课核心教学内容。
张静老师《洗衣服的学问》这一课,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将平时重点放在实验操作的教学上变为放在对于对比实验的设计和各个环节的细化上,力求学生学生在掌握对比实验原则的同时,尽可能多的去考虑实验中的影响因素。对于学生关于影响洗涤效果的因素进行前概念的了解。在了解了这些前概念的基础上,运用了一些合适的提升学生思维发展的策略,如在进行实验单的填写时,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相邻两人交流,最后大组交流,汇总意见,保证每个孩子在参与讨论时都有自己的想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而对于对比实验环节的细化部分,则让对比实验不仅仅停留在设计上,更让学生意识到在实际的实验中,细节部分的重要性,提升学生对于科学实验严谨的探究态度,让对比实验变得有效、可行。
周鑫老师《透明与不透明》一课,课的开始,用魔术箱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低年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教师提供了多种具有结构性的材料,让学生从透明、不透明和半透明三个方面给这些物品分类,深化透明、不透明、半透明的概念。紧接着,出示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学生根据透明和不透明的知识来选择物品,并说明理由,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到一起。整节课也是在充分了解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上,在环节设计上有轻有重,把握了教材的核心内容。
三节课,都在充分了解了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上,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落实每一部分的目标。组内教师也就一些教学环节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比如低年级的学生,对于实验要求尽可能的精简;每个学生要有自己的明确分工;任务情境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相关等。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前概念将学生思维可视化,对于开展科学探究、把握科学课堂教学节奏,促进探究活动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通过本次的教学研讨,教师能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前概念,可视化学生的思维,把握课堂教学节奏,运用合适的教学策略,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南京信息教育网 | 栖霞教育信息网 | 南京市教育局资产与装备管理系统 | 江苏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校园电视 | 录播教室 | 长江小学 | 靖安小学 | 龙岸网盘 | 江畔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