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灵美龙小】六语备课组第二次活动报道

浏览数量:63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0-10-15      来源:本站

【灵美龙小】六语备课组第二次活动报道

六语备课组第二次活动报道

                          ——课例引路,凸显文本特点

时光清浅,岁月如歌;撷一束光阴,抚过心间;唯有研语的芳华,沉香流年。为了进一步明确语文教研教学方向,提升语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力。1013日,街道六年级语文学科开展了教学研讨暨十月份集体备课活动,六年级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首先,由长江小学六年级的尹杰老师呈现《桥》这一教学课例。本文是小说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尹老师从六年级学生的学情出发,结合单元的语文要素、小说的三要素,体会小说的文本特点。《语文课程标准》关于第三学段的阅读目标指出: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教学时尹老师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洪水”和“老汉”的重点词句,通过品词析句,感悟老支部书记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精神,体会短句的表达效果。

其次,牟倩老师针对小说单元,结合教学课例为六年级老师进行第四单元的文本解读,为小说单元的教学献计献策,指点迷津。在文本解读的基础上,在场的老师们对课例进行研讨:

1.本课作为微小说,通过生动的环境描写,巧妙的情节推进及对人物的细节刻画塑造了“老汉”在山洪爆发时舍己为人、不徇私情的鲜活丰满的党员形象。

2.本课在语言形式上很有特点,一是短句多,自然段也极为简短,形成了急促紧张的节奏,让人在朗读时无形中产生顿挫紧迫感。

3.描写环境时运用了夸张,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营造出了死亡步步紧逼的危机感,为下文人物的牺牲埋下了伏笔,也推进了情节的发展。同时在结构上巧设悬念,达到了震撼人心的效果。

4.本课还是一篇极好的对学生进行价值观熏陶的素材。这些,我们都可以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适度地渗透给学生。

最后,六年级语文组潘老师针对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出了要求,并对接下来的教学提出要求。


地址: 南京市栖霞区龙潭街道龙锦路18号  电话: 025-85702144  邮箱: njczj7090@163.com  
Copyright  2019 南京市龙潭中心小学版权所有   备案号: 苏ICP备12022614号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25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