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70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0-06-28 来源:本站
【灵美龙小·校本教研】关注差异 适性而教
——龙岸校区第二次数学组活动报道
现代教育提倡优质教育,而优质教育的核心是适性教育。适性教育就是个性化教育,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
6月24日下午1:30,南京市龙潭中心小学龙岸花园校区数学组进行第二次教研活动,围绕《关注差异,适性而教》主题展开。由黄静静主任主持,全体数学教师按时到会参与交流和学习。在活动之前三位新教师提前录好课,全体教师在6月23日之前都已观摩三位老师们的录播课,并精心做好了听课笔记,带着自己的学习心得,按时到会参与讨论。
本次活动第一个环节,由三位2019年新入职的教师分别对各自展示的课例进行说课。
王俊楠老师说课的内容是五年级下册《圆的认识》。王老师通过观察、操作、分析、归纳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认识一种曲线图形——圆。课中加入小视频画圆讲解、 “小老师”介绍圆的各部分名称,吸引学生关注。最后带领大家沉浸于数学文化中,引发学生思考 “车轮为什么是圆的?”
徐毓老师说课的内容是一年级下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通过让学生观察、独立思考及不同形式的操作活动,培养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探索数学知识的良好学习习惯。强调本课重在明确笔算两位数加法中“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的算理。
赵菊萍老师说课的内容是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内角和》。赵老师分析本节课分为三个板块,从对三角形内角和的猜想,激发起学生探知的欲望,再经历一系列量一量、拼一拼、折一折等探索活动对其进行验证,最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活动第二个环节,所有老师对三节课例展开交流,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首先,黄静静主任评价徐毓老师上课充满激情,充分调动一年级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在已有的学习经验的基础上,然后进一步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充分借助小棒、计数器等结合多媒体,对于“个位上满十进一”这一重难点进行突破。
接着程玲老师认为徐毓老师课借鉴巧妙,觉得知识源于书本,高于书本,如果借助大问题引领可能会更完美。王主席评价王俊楠老师通过“折、剪、量”等多种方式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林传金老师夸赞年轻老师善于动脑,教学手段丰富,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巧妙化解重难点。金永华主任评价王俊楠老师在《圆的认识》画圆这一环节,操作有视频示范、操作有详细讲解、耐心地指导。
最后,李子豪老师说概念是思维形式最基本的组成单位,是构成命题、推理的要素,是对同类事物属性辨别的过程。概念教学中,概念必须要明确,举出典型事例、抽象图形、分析属性、找出共同属性、区分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本次活动最后一个环节,是由南京市学科带头人李新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场头脑风暴。此次讲座分为三个部分:“催生”真学习;预留“大空间”;培养“思维力”。
第一部分:催生“真学习”
讲座伊始,李老师以“数学到底教什么”引入,阐述了数学与医学、军事、音乐、文学等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出对教师的划分:一流教师教思想,二流教师教方法,三流教师教知识,大家各自找准定位,明确目标。
接着,李老师通过五上《认识负数》和二上《7的乘法口诀》的课例解读,强调数学课堂应该是重证据的课堂,尝试留下学习痕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口诀的理解各不相同,要基于学生已有认知,顺学而教,努力做学、教、评相结合的课堂。
第二部分:预留“大空间”
数学知识的学术状态是冰冷的美,数学知识的教学状态是火热的思考。
李老师以课例《长、正方形的面积计算》、《认识面积》,向我们呈现两位特级教师进阶型的教学设计所预留出来的空间,让我们感受到同一节课中,不同水平的学生都会获得不同程度的提高。
最后,李老师给大家提出“四个一”的建议:每节课至少有一个小老师到讲台前,面向全班同学讲解;每节课至少有一段学生整体活动的时间;每节课至少有一个体现思维挑战和开放的问题;每节课至少有一次学生质疑的机会。
第三部分:培养学生思维力。
李老师以“学”字启发我们,要给学生一双翅膀,让学生学会飞翔。并通过一幅点子图打通了乘法的交换律、乘法的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的三者之间的联系,用实例说明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思维力。
此次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了一个实践教学理念、展示才干、交流学习的平台,真正达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教师们在学习和交流探讨中受益匪浅,对提高自身的数学教育教学水平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希望大家在数学教学的路上能不断探索、携手前行!
南京信息教育网 | 栖霞教育信息网 | 南京市教育局资产与装备管理系统 | 江苏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校园电视 | 录播教室 | 长江小学 | 靖安小学 | 龙岸网盘 | 江畔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