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48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0-06-11 来源:本站
课例引领复习,资源整合共享
——记龙潭中心校六语6月份集体备课
6月9日下午1点半,龙小教育集团六年级语文备课组活动如期而至六(2)教室。全体毕业班语文老师观摩陈继忠老师执教的《古诗文诵读》。陈老师从教本中的《古诗文诵读》中选择了三篇描写春天的古诗进行教学。在教学设计中,他认真做好教学衔接和整合,即线上和线下的衔接、新授和复习的整合,理解感悟和诵读的衔接,力求课堂教学效果最佳。
在课堂教学中,陈老师既采用古诗教学三部曲进行教学,即知诗人、释诗题;抓字眼、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又突出诵读的主体地位,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加强学生诗文积累,感悟诗人情感,增强学生个人独特体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在教学杜甫的《春雨喜雨》时,从“喜”字入手,引导学生明白诗人因及时来到的春雨滋润万物,使植物蓬勃生长,农作物会有好收成而“喜”,感悟诗人的忧民情怀。通过组织学生对何为“好雨”合作交流,感悟春雨具有人的情怀:滋润万物,默默奉献,不求回报。在教学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时,引导学生根据诗人描述展开想象:京城街道上春雨蒙蒙地下,如丝,如雾,远望一片淡淡的草色,到近前却看不出来。通过诗人对早春草色和暮春烟柳的对比描述中,感受诗人对早春的赞美和喜爱之情。在教学叶绍翁的《游园不值》时,抓住诗中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引导学生从一枝伸出墙的红杏想象“满园春色”,从而感悟诗人对春天的喜爱。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诵读,理解诗意、感悟诗情是为学生更好地吟诵奠基,更好内化独特感悟。陈老师通过默读、朗读、指名读、集体读及当堂背诵的形式,把理解、感悟、诵读、内化融为一体,把衔接和整合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后,全体老师参与了教学探讨,大家对陈老师的课给予了很好的评价。大家一致认为,整节课从教学设计、教学流程、教学方法、课外拓展、教学效果等方面都不错,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卓明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古诗文诵读和前面的古诗教学在教法上是否是一样的?如果不同,有什么区别?该怎样教学?大家也因此进行了热烈的探讨。
最后大家进行集体备课,主要工作是对课文的知识点进行梳理,把整本书易读错的字音、易写错的字形、重点字的解释、名言警句、重点背诵的句段、小古文一一找出来,对有疑惑的题目,大家集中集体的智慧,统一了答案。
课例引领复习,参与者学到一些教学方法,解决一些教学疑惑,明确一些教学思路;学生们学到了知识,得到了美的熏陶,提高了诵读能力;资源整合分享,参与者明晰教材的重点,查找教学的遗漏,提升复习实效。
南京信息教育网 | 栖霞教育信息网 | 南京市教育局资产与装备管理系统 | 江苏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校园电视 | 录播教室 | 长江小学 | 靖安小学 | 龙岸网盘 | 江畔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