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45 作者:龙小 发布时间: 2019-12-11 来源:本站
依据文本,凸显读写结合训练
12曰11日上午,龙岸校区语文教师集中在三(1)教室,参加以“依据文本,凸显读写结合训练”校本主题教研,聆听新入职董同洁老师执教《掌声》的课堂教学。
课前组织学生诵读唐寅诗歌《公鸡》:头上红冠不用栽,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声语,一叫千门万户开。学生坐姿端正,诵读字正腔圆。课前演讲——好故事推荐。推荐学生,口齿清楚,娓娓而来;听者屏声静气,用心倾听。小小的两个环节,落实这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锻炼着学生自信阳关的心态。
“读”的训练贯穿整节课。《掌声》课堂教学始于复习——文中的英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能够轻松回忆出:英子掌声前的自卑、文静,掌声后的自信、活泼。董老师抓住这个前后矛盾冲突点,引发学生质疑:同一个人,为什么前后变化如此之大呢?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自由默读课文相关内容,通过圈划的方式,标注出阅读的收获。
在学生圈划之后,董老师没有立刻组织学生个体汇报,而是让学生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阅读收获。通过交流分享完善自己的阅读体验,实现1+1大于2之目的。思维碰撞之后,只是趋于完整,但是缺少深度。董老师又一次让学生默读自己圈划的内容,用心想一想,从所圈划的内容中,你明白了什么,试着用自己的话写一两句。随后,学生能够抓住英子动作与神态的细节描写,揣摩人物的内容世界,感悟表达的精准。
“写”的训练巧妙衔接。回忆课前的演讲学生的行为表现,让学生试着用一两句话写一写。短短的五分钟,学生能够从“动作和神态”两个细节方面写出。
课后研讨再建构。大家一致夸赞,说,董老师课前用心思考,大胆设计,看出新老师对校本教研的重视,课堂驾驭轻松不慌乱,教态亲切自然,语文素养好。课堂不是完整的,大家提出了完善的构想:凸显读写训练,要抓住契机,不是拉郎配。读写训练结合点要选择,例如“英子”听了掌声后,内心如何?选择一处写一写。
教学能力在课堂实践中提升,教学设计再集体研讨中完善。校本研修有了高人气的参与,会越来愈好!
南京信息教育网 | 栖霞教育信息网 | 南京市教育局资产与装备管理系统 | 江苏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校园电视 | 录播教室 | 长江小学 | 靖安小学 | 龙岸网盘 | 江畔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