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7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4-10-22 来源:本站
为提升科学校本教研质量,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教育教学专业能力的提高,2024年10月21日上午,龙小科学组全体科学教师在龙岸校区进行了本学期的第二次集体备课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
首先由郑思齐老师给大家上组内教研课,课题是三上科学《食物的消化》。
郑老师基于学生的前概念,让学生画一画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图,让学生表达已经知道的关于消化的知识和想知道的关于消化的知识,在这个基础上让学生提炼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利用查资料、看视频、观察模型等方式修正前期关于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的旅行图,再在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不断加深对于消化器官的认识。
其次是平小伟老师带来的是五上科学《七色光》一课,平老师从雨后出现彩虹讲起,将彩虹与平时的太阳光做对比,提出问题:太阳光到底是什么颜色?学生猜想,平老师再对这一现象进行讲解。接着讲解关于牛顿的研究,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亲历牛顿发现七色光的过程。之后通过色光合成的实验,让学生了解科学家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三是评课议课。郑老师《食物的消化》一课,能在充分了解学生前概念的基础上,采用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断修正学生的概念,实现学生学习的进阶;平老师《七色光》一课,教师能够深度研读教材,采用教育重演的策略,帮助学生认识牛顿是如何研究和发现白光是七种色光复合而成的,融合了科学史的教育。
两位老师都结合了本次教研的主题,使用了三折页教学策略,设计了基于三折页的记录单,郑老师从已知道、想知道和学习到三方面引导学生逐步深入学习消化器官的知识;平老师从我的观点、我的证据、解释与结论三个方面带领学生深入学习关于彩虹形成原因的认识。三折页策略的使用,促进了学生思维的深化。
当然,组内教师也就这节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郑老师的这节课,关于资料阅读和视频观察,内容容量比较大,学生在10分钟内很难完成解读,需要精简;平老师的这节课,需要教师进一步理清思路,注重衔接,保证学生思维的连贯性。
最后,季琦老师为我们带来讲座——《利用“三折页”策略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讲座中提出小学科学课堂存在的几个问题:一是缺少思维支架,以口头论证为主;二是缺少证据意识,无法确保证据的可靠性、关联性与完整性;三是不能将内隐的思维活动转化为外显的高水平论证话语。“三折页”策略就真实问题提出观点,以探究实践的方式寻找证据,并基于证据与逻辑,建立证据与解释之间的关系,阐述自己观点的合理性,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通过本次活动,组内教师对于运用三折页策略促进学生推理论证思维能力的有了一定的认识,为后期教师推进学生推理论证思维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有效的策略。
南京信息教育网 | 栖霞教育信息网 | 南京市教育局资产与装备管理系统 | 江苏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校园电视 | 录播教室 | 长江小学 | 靖安小学 | 龙岸网盘 | 江畔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