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18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3-11-20 来源:本站
为提升科学校本教研质量,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教育教学专业能力的提高,2023年11月16日上午,龙小科学组全体科学教师在龙岸校区进行了本学期的第三次集体备课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
首先由张静老师给大家上组内教研课,课题是五上科学《热传导》。张老师的这节课以探究“热在铁锅中是如何进行传递的”作为贯穿全课的任务情境开展了本节课的教学。张老师首先以铁锅为例,让学生思考铁锅放在天然气上加热,热在铁锅中是如何传递的呢?然后让学生独立思考,在记录单上尝试画出自己的猜想。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引发学生对于实验材料的选择和实验方案的设计上,最后根据方案进行实验验证,进而总结出热传导的概念。
季琦老师《二氧化碳》这节课,是对六年级科学《化学家的研究》一课的改编,季老师巧妙的将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和二氧化碳所带来的温室效应主题联在一起,突出了二氧化碳对于环境的影响。季老师以泡腾片放入水中产生气泡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思考泡腾片放入水中产生的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在学生猜测的基础上实验验证是二氧化碳气体,紧接着,教师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料请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二氧化碳对于环境的影响,让学生对于二氧化碳和环境的关系产生深刻的印象。
三是评课议课。组内教师认为两位老师都结合了本次教研的主题,设计了学生科学思维发展的评价表,如张老师的评价表是对学生如何发散思维进行实验设计进行评价量表的设计;季老师则从学生对于资料的分析、整理上进行了评价量表的设计。两节课的量表都在活动开始前进行使用,对于学生关注自己的活动目标起到了一定的规范、引领和促进作用。
组内教师肯定了张老师对于教材的创新设计,能选择贴近学生熟悉的材料出发,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实验方案的设计上,这比让学生直接去做实验更能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评价量表在实验设计前对学生进行讲解,让评价量表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提供了方向,也让学生意识到从哪些方面去完善自己的实验设计。
季琦老师的这节课,很巧妙的使用学生熟悉的泡腾片进行研究,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丰富的材料让组内每位同学既有需要独立完成的任务,也有需要大组进行交流的任务,合作策略的恰当使用,让每位学生都可以投入到探究中,课堂的参与度较高。
当然组内教师也就这节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张老师关于评价标准汇报的部分,需要帮助学生规范作为评价员的身份,他该如何去汇报评价;对于评价指标需要在课前做一定的解读,或者由学生去提问有无不理解的地方,学生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进行评价;季老师提供的资料过于丰富,内容容量太大,对于学生来说,完成阅读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精简材料,同时提供更有结构性的阅读材料才能更好的推进第二个环节。
最后,周鑫老师开展了《促进学生发展的小学科学课堂评价》的讲座,讲座中指出小学科学课堂评价是教学中的关键环节,课堂评价不仅能够反馈出学生的学习成果,同时也能够反馈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因此,要建立相对健全的评价体系,才能更全面具体地呈现出这些评价结果。
通过本次活动,组内教师对于科学探究中学生思维的评价有了一定的知识,知道根据教学内容,在课堂中重点就某些思维进行评价;对于如何优化课堂评价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相信,在以后的课堂中,教师会关注课堂中学生思维的发展,更有效地使用评价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南京信息教育网 | 栖霞教育信息网 | 南京市教育局资产与装备管理系统 | 江苏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校园电视 | 录播教室 | 长江小学 | 靖安小学 | 龙岸网盘 | 江畔网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