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58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龙潭中心小学 发布时间: 2022-12-02 来源:本站
低年级学生实验习惯培养的探究实践评价
----龙小龙岸花园校区科学校本主题研修系列活动报道(三)
为提升科学校本教研质量,提升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促进教师教育教学专业能力的提高,2022年11月29日上午,龙小龙岸科学组全体科学教师在龙岸校区进行了本学期的第三次校本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
首先由平小伟老师给大家上组内教研课,课题是二上科学《形状改变了》
其次是说课,平小伟老师就自己的教学内容开展说课,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
三是评课议课。平小伟老师《形状改变了》这一课,旨在通过丰富的活动让学生认识力的作用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力的大小对物体的形状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教师的教学设计也是从这两个教学目标出发,对教材的内容和实验材料进行了改进和重新设计,来完成这一课的教学的。整节课,教师能关注到每个学生,设计的任务既有独立完成的任务,也有小组合作的任务,比如在“用多种方法改变物体的形状”这个活动中,教师根据每个组的人数,准备了相应数量的橡皮筋、海绵、弹簧等材料,保证了小组内每个人都有任务可做,避免了争抢材料或者1人做,其他人只能看的情况。同时,也能关注到学生汇报能力的培养,尝试帮助学生规范汇报的语言,这样的规范用语对培养学生用科学的语言进行汇报是很有帮助的,也避免了学生汇报时不知如何去表达的情况。
平老师也结合了本次教研的主题,设计了基于低年级实验习惯养成的评价量表,从我能保持安静、我能积极思考、实验结束我能保持桌面整洁等几个方面设计了学习习惯的评价量表,在课的结尾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于学生规范自己的课堂实验行为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当然,组内教师也就这节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比如评价表的使用建议课的开始就发给学生,让学生熟悉评价标准,以此来规范本节课的行为;整节课一对一的交流有点多,建议增添小组交流的部分;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实验要求尽量简洁,可以采用图文以及视频结合的形式帮助学生熟悉实验过程。
接着,周鑫老师开展了《探究活动的评价策略在小学科学中的应用》的讲座,从教师要转变评价观念、运用成长记录袋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的多元化、实行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的评价等几个方面提供了探究活动的评价策略,让我们更好的认识到评价的重要性,更科学有效地开展评价,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最后,我们就科学新课标进行了学习,重点学习了课标中的课程内容的学习,通过这部分的学习,组内教师感受到,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关注每一节课的核心概念,注意不同年级的学生学习概念的进阶,更好的把握教学内容,制订更准确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次活动,组内教师对于低年级学生实验习惯的评价有了一定的认识,希望在后面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将实验习惯的评价贯穿到课堂中去,促进低年级学生良好实验素养的养成。
南京信息教育网 | 栖霞教育信息网 | 南京市教育局资产与装备管理系统 | 江苏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市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市栖霞区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 南京校园电视 | 录播教室 | 长江小学 | 靖安小学 | 龙岸网盘 | 江畔网盘